每天学习不迷路
图片
一、含义
呼牛呼马:把我叫作牛,我就当牛;把我叫作马,我就当马。本为道家的一种消极的处世态度。后比喻不论人说好说坏,自己绝不斤斤计较。
注:呼牛呼马亦作“呼马呼牛”、“呼牛作马”、“呼牛也可,呼马也可”
二、用法
在现代语境中,“呼牛呼马”常被用来形容一种随遇而安、不拘泥于外界评价的豁达、不计较的态度。可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。
例句:
他为人豁达,呼牛呼马都不在意,从不计较这些小事。
在那种环境下,他早已习惯了呼牛呼马的生活,从不抱怨。
他对朋友说:“你别在意别人怎么称呼我,呼牛呼马都没关系,重要的是我们的友谊。”
他总是说:“无论别人怎么称呼我,呼牛呼马都没关系,只要心里坦荡就行。”
他性格随性,呼牛呼马都不在意,从不为这些小事烦恼。
他有着豁达的胸怀,呼牛呼马都不在意,从不为这些小事动怒。
三、典故
“呼牛呼马”这个成语的典故主要来源于《庄子》中的故事:
士成绮见老子而问曰:“吾闻夫子圣人也,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,百舍重趼而不敢息。今吾观子,非圣人也。鼠壤而余蔬,而弃妹之者,不仁也,生熟不尽于前,而积敛无崖。”老子漠然不应。
士成绮明日复见,曰:“昔者吾有刺于子,今吾心正郤矣,何故也?”老子曰:“夫巧知神圣之人,吾自以为脱焉。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,呼我马也而谓之马。苟有其实,人与之名而弗受,再受其殃。吾服也恒服,吾非以服有服。”
故事说的是士成绮去见老子,问道:“我听说您是圣人,因此不辞辛苦,长途跋涉前来拜见。但我观察您,并不像圣人。老鼠洞里的泥土中有剩余的饭菜,却被随意丢弃,这是不仁的行为;生的和熟的食物堆在面前,却还在不断地积累,没有满足的时候。”老子对此沉默不语。
第二天,士成绮又来见老子,说:“昨天我冒犯了您,今天我已经改变了看法,这是为什么呢?”老子说:“那些巧智而自以为神圣的人,我认为自己早已脱离了这种人的行列。过去你叫我牛我就称作牛,叫我马我就称作马。如果确实如此,人们给我相应的称呼我却不接受,反而会遭受更大的祸殃。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本性,我不是因为要顺应而有所顺应。”
这段对话体现了老子的豁达态度和对自然本性的追求,即无论别人如何称呼自己,只要符合实际,就应该接受,而不是刻意去追求某种名声或形象。
四、温习
点击图片查看答案
以上就是今天的成语分享,喜欢就点赞加关注吧,每天进步一点点,让我们一起“积跬步,至千里”!!!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